圣彼得堡:建立在沼泽地上的梦想之城,权欲和疯狂的缠斗之所

2023-01-12 03:35 来源:未知

斯特拉文斯基(IgorStravinsky)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生于圣彼得堡,长于彼得格勒,在列宁格勒老去,被问到他想死在哪儿时,他回答:“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有三重化身,它从彼得格勒、列宁格勒最终又回到圣彼得堡。当它最初叫做圣彼得堡时,饱含的是其缔造者彼得大帝与西方抗衡的雄心壮志。这个探险者“在阿姆斯特丹和伦敦醉醺醺地晃荡期间,获得了充足的建筑灵感和工程技能后才返回故乡,并断定,在一块开垦出的沼泽地里建造一座梦想之城是可行的”。

圣彼得堡:建立在沼泽地上的梦想之城,权欲和疯狂的缠斗之所

近日,美国著名文化历史学家、作家乔纳森·迈尔斯撰著的《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一书由北京世纪文景引进出版,新书发布会在单向空间·爱琴海店举行。该书译者吴莉苇老师和俄国史研究学者庄宇共同分享了翻译和阅读这本书的感受。

不知不觉看完三百年俄国史

圣彼得堡是一个由要塞与港口快速演变而来的都城;是一个老旧国家的新兴城市;也是一个外表堂皇华丽的舞台,建立在帝王的雄心与壮志之下,人民的鲜血和骸骨之上。乔纳森·迈尔斯在《圣彼得堡》中打造了令人目眩神迷的三幕剧——1703—1825年、1826—1917年、1918—1991年,力图重现这座荒谬却又灿烂的城市长达三百年的戏剧场面。

圣彼得堡:建立在沼泽地上的梦想之城,权欲和疯狂的缠斗之所
该书译者吴莉苇老师

译者吴莉苇老师也是该书的忠实读者。她在新书发布会上说:“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吸引了,在作者的引领下,不知不觉就可以看完三百年的俄国史。”吴莉苇指出,学者的著作往往力求客观冷静,而乔纳森·迈尔斯“把自己的感情写了进去,把自己的情绪写了进去,所以你去读这本书的时候,你能读到他对俄国的评价,对俄国的感受,对圣彼得堡的感受。这种情绪其实是很吸引人的。”

以圣彼得堡城市建筑风格的变迁为例。吴莉苇介绍,在彼得大帝的时候,从意大利请来的建筑师采用的是标准的巴洛克风格。因为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非常衬托帝王的气势。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建筑师为讨好她采用了晚期巴洛克风格,也就是罗可可风,这是18世纪欧洲流行的风格,在巴洛克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很多可爱轻快但形式繁复的装饰,正好可以衬托这位女王爱排场、爱花钱的特点。再往后,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时代,把城市打造成新古典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恰好体现这两位君王的施政风格,庄严而简朴。

圣彼得堡:建立在沼泽地上的梦想之城,权欲和疯狂的缠斗之所
新书发布会现场

当然,城市的整体变迁比建筑风格的变化要复杂得多。作者引用了许多当代人的日记,尽力搜寻生活细节,还原历史真实。“这本书不是教科书式的历史书,也不是学术专著式的历史书,在讲述历史的变迁,展现一个大事件关键时刻到来的时候,他会铺叙各种各样的人物、各种各样的故事,讲述完了之后,才推进到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你看教科书的时候可以只看标题,其他跳过,但这样一本书,每一个细节都不要错过,通过这些人物的声音,可以看到作者隐含的一种感情。”

圣彼得堡是文化的、艺术的

学者庄宇曾在圣彼得堡生活多年。对她来说,提及圣彼得堡,首先想到的就是彼得一世、北方大战、叶卡捷琳娜二世,以及列宁格勒围困。

圣彼得堡:建立在沼泽地上的梦想之城,权欲和疯狂的缠斗之所
俄国史学者庄宇

庄宇说,圣彼得堡这个城市不大,可能只有北京两个区那么大,但它的文化非常深厚。圣彼得堡从18世纪开始发展,它是接受了很多西方外来事物的一个城市。和现在的俄罗斯首府莫斯科相比,庄羽认为,“圣彼得堡是文化的、艺术的,莫斯科是商业的、相对比较浮躁的。”

“我给朋友们看圣彼得堡的地图,他们都会说,这个城市跟巴黎太像了。包括当地城市规划的学者,他们也会把圣彼得堡跟巴黎进行比较,它的整个街道,包括天际线的设定等,都是当时跟巴黎学习的。”庄宇提到,彼得大帝是兴趣非常鲜明的人。他把荷兰的壁炉带回了圣彼得堡,同时把很多在欧洲游览时搜集的珍奇异宝也带回俄罗斯本土,收藏在博物馆里,现在叫“俄罗斯人类学博物馆”。

圣彼得堡:建立在沼泽地上的梦想之城,权欲和疯狂的缠斗之所
新书发布会现场

据悉,《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是对圣彼得堡及其人民令人难忘的绘写,是西方学者又一部城市传记的杰作。通过作者的笔触,读者得以了解圣彼得堡三百的历史:一个在悲惨和辉煌的环境下上演的关于权欲、争斗和疯狂的史诗故事。《俄罗斯实境秀》作者PeterPomerantsev这样评价:“在所有的城市中,圣彼得堡最像一部小说……迈尔斯讲述了这个故事。”


参考资料

标签: